应急救护培训招生简章
男子地铁猝死引热议 专家:仅靠普及AED还远远不够
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(记者孙冰洁)近日,一名男子在乘坐北京地铁13号线时突然晕倒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此事在网络上激起不小的浪花,引发网友对公共场所配置“急救神器”——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的热烈讨论。
不少网友呼吁,公共场所应大力普及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,这样非专业人员按照指示也能使用。但也有声音认为:遇到突发事件,仅靠AED远远不够,如果不提高公众对急救工作的参与度,再多的AED也恐成为摆设。
事件回放:地铁突发乘客心源性猝死事件
9月25日上午,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,一名男子突然晕倒,现场乘客将其抬上站台,而后有两名热心群众先后对其实施心肺复苏。约半个小时后,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将其送往医院抢救。遗憾的是,该男子被送医之后,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。
这样猝死的案例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。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。资料显示,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,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,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。因此,心源性猝死救援有“黄金4分钟”的说法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近年来有不少业内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呼吁要在公共场所配置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。AED是一种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,能自动判断特定的心律失常,并下达是否给予电击除颤的语音提示指令,可以被非专业人员使用。
各地加快为公共场合配置AED
事实上,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确也在加快为公共场所配备AED的进程。早在2018年,浙江省绍兴市就将在公共场所配置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列入当年的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。要求按一定密度在全市文体活动中心、便民服务中心、大型商场、养老服务中心、学校、车站、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配置AED,实现全市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基本全覆盖。2019年,北京市卫健委也表示,将利用3年时间在首都国际机场、大兴国际机场、火车站、长途客运站和全市390余个地铁站,以及公园、景区、大型购物商场等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,并出台相关标准。
“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后,再发现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时,现场第一目击者可在第一时间利用AED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抢救,能够有效解决120医务人员很难在4分钟赶到现场施救的难题。”据首都机场医院院长刘兆祺介绍,为了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患病旅客,首都机场2016年开始在T1航站楼安装AED,并要求机场急救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积极投入人力物力,致力于驻场员工和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、传播工作。
截至目前,首都机场3个航站楼共配置AED设备69台、备用设备8台,分布在值机区、候机区、进港通道、行李厅等人流密集区域。而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,设置了5个急救室和2个急救站,并在航站楼北侧设置了一个急救中心,设有急救物质库和备用救治区。另外,大兴国际机场内也已经安装了AED设备40台。
硬件要有 “软件”也要跟上
“作为‘急救神器’,AED理应成为一种为人熟知的公共基础设施,未来仍需大力推广,以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。”但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严丽也指出,“硬件”配备只是公共场所急救功能的一部分。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飞机、高铁、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从业人员掌握急救培训的基本知识,学会使用必要的急救设备、设施,以便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对急病患者施以援手,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场所的急救效能。
此外,严丽认为,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,要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到急救中来,愿意在他人发生危险时施以援手,而不是怕担责而选择袖手旁观。“这需要政策、法律包括心理层面的相关支持与保障,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惧怕。”这样才能培育和壮大专业的急救公益志愿队伍,提高他们在人群中的分布率,在人们需要急救时更容易得到专业的救助,为医疗急救的介入赢得时间。(转自央广网)
中国有13亿人口,每年猝死人数约为54.4万人,抢救成功率仅为1%,其中超过85%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,包括家中,专业急救人员(救护车)到达往往超过了有效急救的“黄金四分钟”,想要及时挽救生命,就必须具备正确有效的急救技能。每个家庭、单位,都需要一个懂急救会急救的人员,保障家人及同事的生命安全;而对于户外活动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来说,要想确保自己和他人都享受到安全、快乐、科学的活动体验,也必须具备急救和日常救护的技能,立争做到在突发情况下可以自救或帮忙救助他人。
“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”,提高个人、相关单位、职业及民众的应急救护能力刻不容缓。作为北京市一级社团,北京睡眠与健康促进会责任重大,整合应急救护方面的专家资源,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推动急救和现场救护事业的发展,充分发挥睡眠与健康领域专业性权威机构的作用。
促进会的应急救护培训课程适用于多个年龄阶段、各行各业的人员,希望通过应急救护员课程训练,加强公众安全及风险意识,提高公民应对各种意外事故、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在发生意外事故、突发事件时,如烫伤、割伤、鼻出血、食物中毒、中暑、溺水、触电、心脏骤停等状况时,学员可运用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做出及时的反应和正确的处理,能够及时展开自救互救,减少不必要的伤害,保障自身、家人及亲朋好友、同事伙伴、街坊邻里等生活中密切相关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班型 |
培训内容 |
课时数(45分钟/课时) |
||
高 级 班 |
基 础 班 |
1.急诊急救原则(原则、常识、程序、组织体系、急救设备); |
8 (一天) |
24 (三天) |
2.气管异物(成人、儿童、婴儿):海姆立克法、清醒自救、依靠物品法、婴儿抢救法; |
||||
3.心肺复苏(成人、儿童、婴儿):人工呼吸、胸外按压、AED使用; |
||||
4.创伤救护:止血、包扎、固定、搬运; (外伤止血、手外伤包扎、头外伤包扎、骨折固定等); |
||||
5.常见急危重症处置:鼻出血处理、口腔出血处理、过敏反应、心肌梗塞、晕厥、中风、休克、内出血、哮喘、抽筋、中暑、烧烫伤、溺水、触电; |
||||
6.逃生避险:地震、火灾、雷电、电梯逃生、汽车逃生等; |
||||
7.动物咬伤:猫狗咬抓伤、蛇咬伤、蜜蜂蜇伤、蜘蛛咬伤; |
||||
8、急性中毒处置:食物中毒、煤气中毒等; |
||||
9、“一老一小”救护:儿童高热惊厥、鼻出血、蚊虫咬伤、癫痫;老人晕厥、跌倒、骨折; |
||||
10.运动及劳动损伤:擦伤、扭伤、拉伤、骨折、脱臼、运动猝死; |
崔小伟
崔小伟,全科副主任执业医师、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、一级公共营养师、军队心理咨询师证书、战(现)场急救培训资格,中国康复协会理事,大单位卫生勤务管理委员会理事、北京睡眠与促进会理事、献血管理委员会理事、首长保健委员会理事、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理事。历任卫生员、军医、团卫生队长、师卫生科长、军卫生处长、门诊部主任,主要负责战备急救、医疗卫生、疾病防控、首长保健、人才队伍建设、计生服务、心理咨询以及单位标准化建设。工作以来,多年从事战现场救护训练和培训,注意理论结合实践,特别是在应急救护、群体伤害、意外救援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、重大任务保障等方面有丰富经验。
贺晓楠
贺晓楠,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医学博士、博士后。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大血管学组委员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青年委员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气象医养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心医学医疗委员会委员、北京睡眠与健康促进会理事、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。2011年通过美国AHA急救培训,并获得证书。央视新闻台急救日直播急救培训。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,擅长胸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,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。
促进会应急救护培训课程采用线上、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,针对疫情期间或特殊区域可开展线上培训考核。线下培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,理论结合实践,有理论讲授,有情景模拟,有实操练习;在涉及具体技术的课程中,实操内容应占课程主体,理论内容为辅。经过培训,使学员了解应急救护基本知识,树立应急救护人道救护理念,掌握心肺复苏、气道异物及创伤救护等初级救护知识和技能。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能自救互救,以减轻痛苦、减少伤残,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。
培训对象以家庭、社区、学校、工作场所成员、人员为主,不限行业,凡健康人群均可参加。
1.6岁以上儿童、青少年、青壮年、离退休人员等;
2.家中有孩童、老人、病人等家庭的主要照护者;
3.社区志愿者、积极分子;社工、义工、志愿者;
4.教育行业大中专中小学校在校学生;
5.养老机构、养老驿站的照护人员;
6.医务工作者、护理人员、保健养生从业人员、健康行业工作者;
7.快递员、职员、保安员、物业及家政人员等;
8.对应急救护感兴趣的个人、团体;
提前预约,定期开班。
基础班:¥680;高级班:¥1980 学费包括知识产权费、导师费用、教材费、场地费、证书费、培训耗材费等,费用不包含培训过程中的餐饮、住宿和交通费。
通过实践操作考核,取得“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证书”及“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证卡”。
1、考勤缺课超过1学时不能取得合格证书,补足相应课时并考核合格才能取得证书。
2、操作考核不合格的给与一次补考机会,补考仍不合格的不能取得合格证书。
报名联系人:张玉玲 翟志强
联系电话:(010)57012286 (010)57012282
18611021302 13269026097
报名邮箱:2843698156@qq.com
微信:xzt18611021302
联系地址: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北街1号经开大厦B座802
1.参训学员提前准备两张一寸红底证件照、身份证照片正反面复印件
2.课程实践练习较多,请尽量宽松运动着装出席为宜。
3.如您有任何身体状况问题需要避免某些练习,请在课前告知我们。导师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您所适用的训练设备。另外,如您对橡胶类制品过敏,也请在课前让导师知道。
报名咨询